看舌象识健康,中医知识科普|舌质红|寒证|舌色

摘 要

  我国有句古话,“脉有假脉,舌无假舌”。这里就说明了舌象能够反映人身体的健康情况,了解一些舌象的小秘笈会对自己及时掌握和调节身体健康带来好处。今天,阿虎小编带大家了

我国有句古话,“脉有假脉,舌无假舌”。这里就说明了舌象能够反映人身体的健康情况,了解一些舌象的小秘笈会对自己及时掌握和调节身体健康带来好处。今天,阿虎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医上不同的舌象代表的含义吧。

舌象是健康的一面镜子,每天早晨洗脸、刷牙、照镜子的同时伸出舌头看一眼,我们就可以轻松收到自己身体反馈来的健康警报信号。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《熬氏伤寒金镜录》《伤寒舌鉴》等。

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,也可以反映在舌面上。内脏有病变,学会看舌,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。

如何观察舌象



伸舌也有学问伸舌时要自然,舌体放松,舌面平展,舌尖略向下,口尽量张大但不要过分用力,使舌体充分暴露。如伸舌过分用力,或舌体紧张、蜷曲、都会影响舌的气血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干湿度的改变。

望舌要有顺序望舌一般先看舌尖,再看舌中、舌侧,最后看舌根部,同时看舌体(舌质)的舌质和舌苔的厚薄、颜色等。

正常舌象特征正常舌象可概括为六个字:"淡红舌薄白苔",具体地说,舌色淡红鲜明,舌质滋润,舌体大小适中,柔软灵活,舌苔均匀、薄白而润。

(1)舌色

淡舌:舌色较正常浅淡,主虚证、寒证,多见于血虚,为阳气衰弱、气血不足象。色淡而胖嫩为虚寒;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、阳虚。

红舌:舌色较正常深,呈鲜红色,主热证,多为里热实证。舌尖红是心火上炎;舌边红为肝胆有热;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。

绛舌:舌色深红,为热盛,多为邪热深入营分、血分或阴虚火旺。红、绛舌颜色越深,表明热邪越重。

瘀斑舌: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,多为内有瘀血蓄积。

青紫舌:全舌舌质呈现青紫,或为热极,或为寒证。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,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、血分;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。



(2)舌形:观察舌质的老嫩、胖瘦、芒刺、裂纹等。

老嫩:"老"即指舌质纹理粗糙,形色坚敛,多属实证、热证:"嫩"指舌质纹理细腻,形色浮嫩,多属虚证或虚寒证。

胖瘦:"胖"指舌体胖大、肿胀,多与水湿停留有关。舌质淡而胖,舌边有齿痕者,多属脾虚或肾阳虚、水湿停留;舌质红而肿胀,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。"瘦"指舌体瘦小而薄,多属虚证。舌质淡而舌形瘦者,多为气血不足;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,多属阴虚内热。

芒刺:舌乳头增生、肥大,突起如刺,多属热邪亢盛。热邪越重,芒刺越大、越多。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,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。

裂纹: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,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。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。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;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。

(3)舌态:观察舌体有无震颤、歪斜、痿软、强硬等。

震颤:舌体不自主地颤抖,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。

歪斜:舌体偏歪于一侧,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。

痿软:舌体伸卷无力,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。

强硬:舌体不柔和,屈伸不利,甚或不能转动,多属高热伤津,邪热炽盛,或为中风的征兆。

如果舌象正常,我们饮食就不宜有偏嗜。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,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,顺应环境变化,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平衡。如果舌象异常,我们可参照舌象调整饮食起居。

希望今天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也欢迎各位喜欢中医知识或备考中医医师的朋友们关注本号,本号会持续更新中医类知识,私信小编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。更多专业知识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“阿虎医考中执中助”了解详情哦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